11月24日,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開幕。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11月24日電 (記者 崔佳明)24日,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486非遺文化集聚區開幕,泉州、寧波、哈爾濱、青島、長沙、西安、揚州、紹興、敦煌9個城市的30余項非遺項目,齊聚揚州古運河畔。
揚州市市長張寶娟在開幕儀式上致辭時說,作為國內第七座榮獲“東亞文化之都”殊榮的城市,揚州擁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其中雕版印刷、古琴和剪紙3項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玉器、漆器等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杰出代表。
與會嘉賓參觀紹興花雕制作工藝。 崔佳明 攝
“高質量的傳承是非遺等文化保護的關鍵和目的所在。”張寶娟說,“我們現在所在的486非遺文化集聚區,就是一座集非遺活態展示、文創開發和旅游體驗于一體的文化‘綜合體’,正日益成為年輕人感受體驗非遺文化的‘網紅’新地標。”
記者在現場看到,泉州花燈、惠安影雕工藝、青島萊西木偶劇、“指間大象”草編包、寧波鄞州竹編、微型家具、長沙湘繡、長沙窯銅官陶瓷燒制技藝、哈爾濱黑陶、樺樹皮畫、西安長安泥塑、戶縣民間布藝老虎、揚州漆器髹飾技藝、揚州玉雕、揚州刺繡、紹興越窯青瓷燒制技藝、敦煌彩塑等展位前,人頭攢動,尤其是非遺傳承人現場技藝的展示,讓大家領略了非遺的獨特魅力。
非遺傳承人杜永衛現場展示敦煌彩塑制作技藝。 崔佳明 攝
揚州以“東亞文化之都”為名,以“優秀非遺文化”為媒,舉辦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這既是揚州市2020年“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的系列活動之一,也為各“東亞文化之都”展示新時期非遺項目保護和傳承的豐碩成果搭建平臺,旨在進一步促進“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提升“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身著泉州惠安女服飾的非遺傳承人展示惠安影雕工藝。 崔佳明 攝
“‘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的重要品牌。今天,來自國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的代表以及非遺大師們齊聚揚州,舉辦非遺作品展,既是2020‘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揚州活動年的重要內容,也為我們進一步做好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工作,拓寬了眼界,提供了借鑒。”張寶娟如是說。(完)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
蕉嶺縣可結合自身客家村落特色,積極邀請臺灣文創人才參與開發,將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文旅品牌,有力促進兩岸產業合作,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平潭兩岸國學中心在非遺傳承方面的經驗給蕉嶺縣帶來重要啟示。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