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區教委消息,第三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名單日前出爐,梁平區禮讓初中、蟠龍鎮小榜上有名。
梁平區是漢族地區國家級非遺項目最多的區縣,它也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非遺文化底蘊濃厚,全區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90項,其中包括梁山燈戲、梁平竹簾、梁平木版年畫、梁平癩子鑼鼓、梁平抬兒調等5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以及禮讓草把龍、梁平土法造紙技藝、銅樂鍛造技藝等21項市級非遺項目。
▲梁山燈戲
▲梁平竹簾
▲梁平木版年畫
特色發展非遺文化,讓非遺走進校園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結合學校區域實際,特色發展非遺文化,梁平區教委積極探索適應教育新要求的教育模式,支持引導“學非遺、用非遺、秀非遺”在梁平校園生根發芽,組織學生到博物館、傳承體驗中心進行實地體驗與研學等;并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等活動,邀請非遺傳承人走進全區各學校,現場展示傳統技藝,與學生進行互動體驗,“一出一進”讓非遺進校園的腳步走得更加扎實。
梁平區教委體衛藝科科長張興紅在采訪中表示:“我區依托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挖掘育人要素,大力改進教學方法,將非遺扎根校園,建立了梁山燈戲、木版年畫、梁平竹簾、癩子鑼鼓、抬兒調、草把龍等非遺傳承學校。做好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發性保護和傳承人培訓工作,也提高了中小生的藝術素質、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梁平區教委體衛藝科科長張興紅
培育非遺傳承基地,開辟傳承之路
為更好地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梁平區不僅落實課程、豐富社團、以賽促練,還借助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梁平竹簾、木版年畫、梁山燈戲等非遺文化進校園工程,培育命名禮讓初中(草把龍)、蟠龍鎮小(抬兒調)、來寶小學(癩子鑼鼓)等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驗基地,為課程改革、立德樹人提供廣闊的實踐空間,為學生實現合作、探究、創新學習搭建起寬廣的活動舞臺。
▲禮讓初中非遺傳承隊表演梁平癩子鑼鼓
▲蟠龍鎮小同學表演梁平抬兒調《陸游巧過蟠龍河》
▲禮讓初中草把龍
近年來,梁平區5所學校創建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實驗小學“梁平年畫”入選了人美版教材,西苑小學“梁山燈戲”優秀曲目從2018年—2020年連續3年獲全國小梅花薈萃原創類最佳節目獎,禮讓初中“草把龍”表演獲合川區第二屆群眾文化演出季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一等獎……眾多的榮譽匯聚成了梁平區校園在非遺文化傳承的縮影。
梁平區教委處透露,接下來,梁平區將以“非遺”文化作為學生美育的重要內容和載體,緊密貼合各學校“雙減”工作的實施,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并逐步形成涵蓋全區中小學的非遺校園傳承科學教育體系,開辟可持續發展的校園非遺傳承之路。(文圖/叢珊)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武德小學將持續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音樂的滋養中成長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賦能傳統”的化學反應正在發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節。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
而將非遺文化融入現代UI設計,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在UI設計中,將非遺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風格。非遺文化在現代UI設計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能夠豐富設計內涵,還能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