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報》文化新聞版刊發(fā)文章《用新技術訴說古老非遺故事》,就文化和旅游部首度開展"云游非遺"全線上推廣活動做出相關報道。其中提及《酷狗非遺音樂圖鑒》,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發(fā)現許多"非遺新青年",他們?yōu)榉沁z的活態(tài)傳承帶來無限可能。《光明日報》就此指出,"讓年輕人成為非遺傳承的實踐者,是非遺傳承的必由之路"。
據報道,今年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遺產日前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中國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酷狗音樂在內的8大網絡平臺承辦的"云游非遺·影像展"已于6月8日全面啟動。
受主辦方邀請,一群活躍在舞臺和熒屏,有著眾多年輕粉絲的知名演藝人,紛紛在此次影像展中為非遺"打Call",他們化身"非遺守護人",積極投身到影像展活動中,參與了"這就是非遺"系列短視頻的錄制,為青少年朋友講述身邊的非遺故事,身體力行助力非遺傳承。
名人明星充分發(fā)揮"吸睛作用",把自身的流量轉化成了傳承的能量,很多年輕人由此成為喜愛非遺的"新青年"。酷狗音樂日前發(fā)布的《酷狗非遺音樂圖鑒》顯示,"非遺"相關音樂在平臺中累計播放已達574億次,時長約32億小時,相當于36.5萬年。這個龐大數字的背后,是超過1億的90后、00后新生代網友對非遺的"流連忘返"。單以昆曲這一門類為例,90后、00后群體在過去一年內通過酷狗收聽了27.5萬次昆曲,播放時長累計超過16萬小時。
《光明日報》還指出,"此次云游非遺·影像展立足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臺,以跨界的方式,讓非遺無界"。在6月8日當天,酷狗音樂還上線了"聽見非遺·音樂留聲機"專區(qū),作為參與此次非遺盛會的唯一一家音樂平臺,酷狗圍繞"音樂類非遺"主題,在專區(qū)集中展示了戲曲、民歌、曲藝以及非遺新音樂等數字內容,并將在遺產日當天,邀請國家一級演員、粵劇名家彭慶華,與多位古風音樂人聯(lián)袂直播,用歌舞表演的方式傳遞非遺的文化魅力。
《光明日報》就此評價認為,酷狗音樂通過音頻、視頻、直播等多種方式,以年輕化的表達推動非遺音樂的傳播與傳承。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校長對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強調活動期間要始終將師生安全放在首位,期待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魅力,助力非遺文化傳承。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筠連縣巡司鎮(zhèn)武德小學將持續(xù)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更多孩子在傳統(tǒng)音樂的滋養(yǎng)中成長
蕉嶺縣可結合自身客家村落特色,積極邀請臺灣文創(chuàng)人才參與開發(fā),將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產業(yè),打造出獨具魅力的文旅品牌,有力促進兩岸產業(yè)合作,推動鄉(xiāng)村經濟發(fā)展。平潭兩岸國學中心在非遺傳承方面的經驗給蕉嶺縣帶來重要啟示。
大學生們在長江頭條的分享里,寫滿了他們與非遺匠人共同參與制作的生動場景。長江頭條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施展創(chuàng)意、助力非遺“破圈”的廣闊舞臺。當大學生將非遺文化實踐成果匯入長江頭條平臺,一場“青創(chuàng)賦能傳統(tǒng)”的化學反應正在發(fā)生。
近日,“世界賽裝之源·時尚創(chuàng)意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當代時尚設計合作伙伴會議在云南楚雄舉辦。會議圍繞“非遺與時尚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話題設置主題演講、圓桌論壇、非遺時尚秀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通過這樣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中國非遺在全球時尚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