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地處祖國南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在這片青山綠水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處,團結奮斗,在適應自然,創造歷史,與自然和歷史對話過程中創造出多姿多彩、豐富厚重,具有極高歷史價值、文學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民族文化,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旗下7家出版單位編纂出版了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普及讀物—— “非遺廣西”叢書。
叢書共20冊,包括《侗族大歌——多聲部的合鳴》《侗寨——巧奪天工的杰構》《廣西米粉——舌尖上的纏綿》《獨弦琴——京島海韻》《百鳥衣——羽光絢麗的傳奇》《桂劇——剛柔并濟八桂風》《廣西文場——山水間流淌的清音》《布洛陀——壯族創世史詩》《坡會——苗寨里的年節盛典》《炮龍節——傳承千年的狂歡》《歌圩——壯鄉的歡歌盛會》《藥線點灸——神奇的壯醫療法》《廣西陶瓷——火與土交融的藝術》《天琴——神秘的天籟》《廣西銅鼓——穿越千年的鼓聲》《壯錦——五彩斑斕的智慧結晶》《長鼓舞——舞動的鼓點》《油茶——敲打出來的爽神湯》《百家宴——永遠的鄉愁》《搶花炮——勇者的運動》,是一套全面介紹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及讀物。
“非遺廣西”叢書,集中呈現國家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重點對代表性項目的地理位置、分布范圍、歷史沿革、基本內容、文化意義、社會功能、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介紹,每種均附音頻、視頻等數字出版內容,通過融合出版方式增強叢書的通俗性、可讀性、趣味性,全方位展示廣西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的內容以扎實的學術研究為基礎,追求嚴謹的學術表達和流暢的文字敘述,在圖書編校、設計和印刷方面力求達到較高水準。
該叢書旨在保護、傳承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廣西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廣西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和傳播力。出版后入選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三年規劃(2022—2024年)扶持項目。
文/羅雯
編輯/韓世容
王河灣挎鼓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獨有的民間藝術。作為王河灣挎鼓的第四代傳人,賀海在研習前輩技藝的同時,還將這種民間藝術從田間地頭帶上了文藝演出的舞臺,如今他已是該項目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王河灣挎鼓被列入省級
假期里,河南開封策劃推出了30余項文旅活動,展示北宋民俗,讓廣大游客過足文化癮。今年烏鎮香市在保留蠶仙巡游、蠶花廟會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的同時,還推出了話劇體驗、雅集打卡等游客喜聞樂見的新活動。廣西玉林市玉州區鵬垌村的“三月三”民俗活動上,游
就在9月16日,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暨第四屆丹寨非遺周活動將在丹寨同期啟幕,一場非遺文化的狂歡盛宴即將開場!1.上午舉辦中國非遺保護年會主論壇,探討新時代非遺保護與發展的新路徑。四、非遺保護年會青年交流營
去了幾趟順德,吐血整理出這篇超詳細兩天一夜的游玩攻略,包含美食攻略、免費景點和住宿以及交通游玩路線,讓最近想去順德游玩的友友們作為參考,超適合情侶和閨蜜周末出行~去順德玩有這一篇就夠啦,最近要出發順德的友友們可以收藏起來啦,關于順德旅游還有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供圖“館內詳細展現運河沿線非遺項目的同時,還設置了不少互動點位,為游客打造沉浸式體驗場景。”常恩福表示,市民、游客能在一步一景中體會大運河流域多元文化與非遺技藝的魅力。